11月22~23日,2019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年会暨首届中国再生金属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本次大会由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海有色网和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联合主办。重点围绕中国有色金属全产业链不同环节难点、热点问题展开充分交流,为推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上下游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来自全国有色金属行业采、选、冶、加工、再生利用等全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装备制造、贸易、金融机构等方面代表1500余人参加会议。
主论坛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士龙、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秋丽、上海有色网ceo范昕分别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兴业研究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徐寒飞、中国矿业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王家华、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章吉林分别作以《全球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展望》《关键矿产竞争加剧的时代到来了》和《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现状》为题作了报告。
李士龙以《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现阶段健康稳步发展的思考》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他表示,再生金属产业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环节,为我国有色金属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再生金属产业已逐步实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劳动密集型走向科技集约型,涌现出一批融入全球化发展的高质量企业。随着国际形势和我国进口政策的变化,再生金属企业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再生金属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再生金属产业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2019首届中国再生金属产业链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尚辉良作了题为《中国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体发展概况及重要政策法规解读》报告。他表示,在国家一系列产业、财税、环保等政策的正向引领和反向倒逼下,再生资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新的技术装备持续产业化。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国家发布涉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政策法规超过100项,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相关政策为指导,围绕再生资源产业科技需求,集中攻克了40多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和装备,并建立联盟创新中心、工程中心、联合创新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平台。尚辉良认为,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要进一步“修内功、练外功”,并对全行业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守住法律底线;二是守住环保底线;三是守住安全底线;四是重视公司治理结构;五是注重加强创新驱动引领;六是心无旁骛聚焦主业,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避免同质化。
在2019中国废电池回收利用交流专场,与会专家围绕废电池(铅酸、锂离子)回收利用最新政策解读与行业总体发展分析、上海市推动废电池回收体系建设进展及经验模式、动力电池回收现状及梯次利用进展、2020年电池(锂电池、铅蓄电池)关键材料市场分析及价格预测等内容作了专题交流。与会嘉宾还就废电池回收准入门槛、市场前景、梯次利用、回收利技术、电池轻量化等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成立以来,持续关注和积极推动铅蓄电池生产与再生铅产业上下游联动和规范化发展,积极构建蓄电池配送及逆向物流回收体系和绿色供应链,发起组建了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聚焦京津冀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还关注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问题,组织推荐我国锂离子蓄电池以及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株洲鼎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国内优势单位共同申报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退役动力电池异构兼容利用与智能拆解技术》项目,项目总经费589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2693万元,实施周期为4年。该项目将针对退役动力电池异构兼容利用的高安全、高效能、规模化和拆解回收的智能化、安全化、精准化的迫切要求,攻克退役动力电池快速分级、异构兼容梯次利用、多维识选与智能转载、智能拆解与物料智能归集、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综合评价等5项关键技术,并通过研制核心装备,搭建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的逆向供应链一体化平台,建立mw级集中式和kw级分布式储能示范工程及年产万吨级智能拆解回收利用示范工程,通过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评价体系研究建立动力电池逆向供应链商业化模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体系,健全梯次利用和回收利用市场。该项目的成功获批,将解决我国大规模退役动力电池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大、拆解效率低、物料归集精准性差等行业难题,将促进动力电池与材料、装备、储能等产业紧密联动,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会议期间,还颁发了2019年度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先锋企业30强和2019年度中国有色金属优质贸易商30强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