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04:4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永葆探索创新的朝气(人民观点·锻造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 ②)
今天的中国,改革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遇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只有更加自觉地思创新、促改革,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只有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蓬勃朝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我们才可能跨过攻坚期的艰难险阻,将先辈们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到今天,改革开放已走过1/3个世纪。这么多年过去,当我们倒拨时钟,回到这部壮阔史诗的卷首,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依然撼人心魄,改革先行者勇往直前的足音仍旧清晰可闻。
从辽宁到广东,切掉胆囊的任仲夷“浑身是胆”,一心要杀出一条血路。“不要人夸颜色好”的项南勇闯雷区,支持包产到户,为企业家松绑撑腰。“大不了回秦城监狱去”,蛇口工业区奠基人袁庚无惧非议,誓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费改革”、“拎着乌纱帽往前冲”,改革先锋们以燃烧的激情,开辟出一段闪光的岁月。他们身上展现的改革创新精神,熔铸成时代精神的核心。
今天的中国,改革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正因如此,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改革越往前走,人们对它的期待越高,遇到的困难也越多,需要支付的成本也越高,“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过去普调一级工资、粮价上涨几分钱,老百姓就欢天喜地;现在搞医保社保,成百上千亿地投入,却仍有人抱怨是“太平洋里磕鸡蛋——这哪算做蛋汤”。过去建一个工厂带动就业、增加税收,大家无条件欢迎;现在则要面对种种质疑:会不会挤占耕地,会不会破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搞改革,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没有不计毁誉的心理素质,没有坚不可摧的创新意志,我们就会寸步难行。
更为复杂的挑战在于,随着改革走向深入,那种皆大欢喜的普惠式改革,空间越来越小。社会多元带来的利益分化,时常令改革者面对“不是这部分人不如意,就是那部分人有意见”的两难。当分歧的根本不在于“是非”而在于“取舍”,当矛盾的化解很难再靠觉悟、靠动员,改革就从“理当如此”的抉择,变为一种你来我往的博弈。面对转型期社会这些前所未有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既要有大刀阔斧的果敢决断,又要有如烹小鲜的灵活细致、周密安排。
继续深化改革,一个显著的不同在于:前辈们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今天,我们的财力增强了,实力提高了,对规律的认识加深了,方方面面的条件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面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能不能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中国走到今天,无论围绕改革的具体路径还有多少争议,坚持改革、深化开放,这都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更加自觉地思创新、促改革,做闯关夺隘的开路先锋,只有始终保持探索创新的蓬勃朝气,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子冲劲、闯劲、拼劲、韧劲,我们才可能跨过攻坚期的艰难险阻,将先辈们开创的改革开放大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创造新的辉煌。